烽火岁月中他们用科学照亮民族的希望
1931年,“九一八事变”将日本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。随着日寇铁蹄步步紧逼,烽火连天,山河破碎,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国难当头,书生报国,有人投笔从戎,身赴疆场;有人秉持科学救国理念,将科学与战时需求相结合;有人在战火中坚持研究和学习,在大后方保存并延续了中国文化传承与科学进步的火种。民族独立、国难家仇,最终都化作为民族争独立、为个体求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谨以《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》专题展,深切缅怀那些峥嵘岁月中以科学救国的英雄们。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,激励着今天的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前行。
时穷节乃现,国难深重之时正是尽心报国之日。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使初生的中国现代科学饱受炮火,广大中国科技工作者对此毫不屈服,毅然转向战时研究。“一切为了抗战”成为最坚定的信念与行动。在战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,解决了战地最急迫的需求。
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,但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依然熠熠生辉。历史不容遗忘,和平需要捍卫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前辈为楷模,将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,用知识为武器,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!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